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盘 > 资讯 > 正文

今日更新清明节吃青团是哪个地方的风俗2023

2022-05-17 14:11:59 资讯 来源:
导读 清明节有一样食物是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每次一到清明节便会制作食用,那就是青团清明节吃青团是哪个地区流传下来的风俗呢正宗青团的这

清明节有一样食物是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每次一到清明节便会制作食用,那就是青团清明节吃青团是哪个地区流传下来的风俗呢正宗青团的这种方法是什么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青团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清明时节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

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南京称清明团或春团,温州叫清明饼儿,金华叫清明果儿(月牙形的叫清明饺儿)

那么你知道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吗

青团是上海的风俗习惯,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每到清明前后,菜场、超市都会有“青团”卖,杭州土话叫清明团子

这个团子跟月饼相同,都是节气食物清明吃团子,可要追溯到几千年前了

要说清明,先得从寒食节说起,当然这个节日现已失传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臣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

重耳当上晋文公后,请介子推当官,介子推不高兴,跟老母亲躲在深山晋文公就想了个馊办法,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哪晓得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

晋文公很伤心,下令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不过,据说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融,虽然不禁火了,但吃冷食这些习俗却固定下来了

清明团子是传统食品之一据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

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明团子,乃此义也

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祖之品,皆可冷食

青团做法

摘到新鲜艾叶洗净,锅里煮开水放入艾叶,加3~5g小苏打或食用碱(防止氧化青团蒸出来变色),大概15秒捞出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如果喜欢艾叶味道的宝宝们可以早一点捞出来,不喜欢的可以焯久一点,味道没那么重哈~

捞出之后过凉水,变软后放入料理机打成泥

盆中倒入粘米粉糯米粉小麦淀粉混合均匀,加入一勺猪油(可用其他油代替)倒入艾叶泥,揉久一点,好吃的面食都是要揉搓好,颜值才高口感才好

揉成偏硬的面团,分成分量大小一致的团团,想做大一点的就分大点,喜欢小一点的就分小点,没有硬性要求,成品出来的话就是60g左右~不大不小刚好

揉好的面团捏成碗状,放入馅料,用虎口慢慢收紧,滚圆,垫上油纸或者粽叶就可以上锅蒸啦!

冷水上锅,水开上汽之后大火蒸10分钟即出锅,出锅后放至微热刷上一层熟油就可以啦~

涂油之后可以裹上一层保鲜膜打包送人,也可以直接吃,满满的艾叶香味,一口咬下去,是甜甜的豆沙

是口感丰富又好吃的咸蛋黄肉松,是会流心的甜蜜爆表花生芝麻,一口幸福~

艾叶对女生特别好,可以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客家人还喜欢用艾叶煎蛋煮酿酒,特别滋补!

小小艾叶,既是随处可见的野草,也是客家人心头的宝藏

颗颗青团,既是春天的味道,也是让人成就感幸福感爆棚的简单甜品~


文章来源:火车网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