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盘 > 商业新闻 > 正文

地产房产新闻动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2021-04-28 18:02:42 商业新闻 来源:
导读 了解地产、房产前沿资讯,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地产、房产知识,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相信都会有所帮助的,如果各位小伙伴们感兴

了解地产、房产前沿资讯,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地产、房产知识,不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工作当中相信都会有所帮助的,如果各位小伙伴们感兴趣的话,小编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地产、房产方面的文章给大家吧,小编今天要分享的文章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喜欢哦。

原标题: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引子: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繁荣老年用品市场,加强养老服务消费支撑保障等。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赵鑫

■ 嘉宾: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肖 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陈 默(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着力解决好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和新技术集成化问题

主持人:《意见》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和静钧:要达成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目标,大体上有两条思路可依循:新建小区设计保障和老旧小区改造。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保证新建小区设计中有此类设施,另一方面,老旧小区可以通过政府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补充符合要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此外,也要着力解决好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和新技术集成化问题,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

肖俊: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任务非常紧迫,部分大中城市中的新建社区比较容易完成相关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但是大量老旧居民社区、单位社区以及分散式居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和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如何才能保证达到目标?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分阶段完成任务,坚决杜绝在养老问题上搞形式主义。其次,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切实保障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建设的资金需求。

陈默:首先,从保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上看,在经费方面要获得足够的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运作这三方面的力量缺一不可,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运作;其次,从保证养老服务设施的质量上看,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设施的层次,增加更多体现医养结合能力的设施,力求做到专业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在保证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要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个性化设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消费水平的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完善配套的养老服务设施。除此之外,在完善有形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增加无形服务供给,比如老年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智能设备使用教育,以及各种老年人咨询和辅导服务,为老年人接轨现代化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高效能的服务体系。

通过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的稳定性

主持人:我国老年人群体庞大,相关的养老机构也在逐步增加,但养老护理人员却存在较大缺口,应该如何增加护理人员的供给?

陈默:要解决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供给问题,首先应当将养老护理纳入正规的职业化教育,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根据岗位需要,设置不同的服务方向,力图做到专业化;其次,要实现养老护理的行业化,保证养老护理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行业,进而通过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再次,要实现养老护理的智能化,利用现代智能技术辅助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和静钧:首先应构建适于护理人员发展的环境,加快养老服务和消费的升级,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拉动护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达到预期值。政府方面则应重点保障市场不愿顾及的地区的养老服务,比如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等,着力增加护理人员的输送,切实解决这些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此外,可以考虑引导尚具劳动能力的老龄人从事与之相适应并被其接受的志愿或有偿工作,进一步拓宽养老从业人员的供给渠道。

肖俊: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增长迅猛,当前亟需通过行政安排培训一批专业护理人员来满足部分需求。2019年5月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开展养老服务就业技能培训,这将有利于增加护理人员供给,同时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此外,若能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护理职业的稳定性和薪酬的合理性,也能大幅提高职业吸引力,有利于填补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

《意见》特别强调要优先照顾失能老人

主持人:《意见》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肖俊:首先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意见》特别强调要优先照顾失能老人。社区和养老机构都应保证为失能老人提供至少50%的床位,而以往养老机构较普遍的做法是按申请顺序排队,对老人本身的具体情况照顾不够。第二个亮点是推进居家和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特别是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也被纳入改造范围,这说明政府切实承担起了养老的公共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完全归于家庭。这样,老人可以在家里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能在亲情包围的氛围里得到亲人的照顾。

陈默:《意见》亮点很多,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有两点:第一,关于实现养老服务的产业化,《意见》强调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力图实现养老服务和行业相结合,比如文化、旅游、养生、金融和地产等。当前我国已经在文化、旅游和养生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将养老服务和地产行业结合起来发展的做法起步较慢。如果一些旅游城市如三亚、桂林的地产行业能够与养老服务深度结合,将会大大提高地产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关于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意见》提出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的就近便捷养老服务,这将成为一个今后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和静钧:关于促进老年用品消费,《意见》中提供了一些办法,如开展“孝老爱老”购物节,引领老年产品的消费风潮。老年用品消费的提升,不但可以盘活市场,促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话语权,让社会更关注养老问题。事实上,关于促进老年用品消费,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思路,比如把老年用品的范围扩大到老年教育、老年社交、老年旅游、老年养生、老年社会服务等方面,而不应仅局限于孝敬老人基础上的子女购物行为。另外,《意见》鼓励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使上门照护成为一个日常化行为,这是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良好方向。总之,《意见》代表了我国养老事业不断前进的智慧,部分举措需要固定成法律规章和行业标准,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和完善。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