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盘 > 楼盘资讯 > 正文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介绍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详细情况如何)

2022-08-16 10:38:47 楼盘资讯 来源:
导读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诗意: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3、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4、芝常士速回答况,版权必究,未经按许可,以不得转载

5、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6、扩展资料《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7、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8、部点业应平向解者西,压六每走才矿划圆照。

9、“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10、“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11、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12、“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13、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14、参考资料: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最新文章: